您的位置:我得杂志网 > 公司资讯 > 杂志文章 > 中国能建 数字赋能 始终低碳
中国能建 数字赋能 始终低碳
 
承建我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特高压水电站送 出工程、国内首个源网荷储工程(二期)首台风机吊装、 北方最大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投产发电、新加坡最大储 能电站开工、签约西非地区最大生物质电站项目…… 

一个又一个纪录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(简称“中 国能建”)在 2022 年迄今交出的成绩单。作为全球能 源电力和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军企业、连续 9 年上榜《财 富》世界 500 强的中央企业,中国能建将业务从研发、 建设延伸到运营,用实际行动在中国迈向“碳达峰”、 “碳中和”的进程中担当起急先锋和排头兵。 

身为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队,中国能 建在境内电力规划咨询、火力发电、核电常规岛、 骨干电网等行业勘察设计市场占有率超过 70%,对 中国 90% 以上火电站、核电站常规岛及电网的勘 察设计标准做出了贡献。 

也就是说,中国绝大多数人的用电都离不开中 国能建的身影。数字化时代的中国能建将如何实现 高质量发展,《英才》记者采访了中国能建副总经理、 首席信息官吴云。 

绿色低碳急先锋 

能源低碳转型链条长、范围广,从研究规划开始, 经过投资、建设、运营等环节,最终到达能源消费。 

中国能建的业务则几乎贯穿了全程。除了牵头 承担国家能源电力“十三五” “十四五”的规划研究, 中国能建还于去年 6 月率先发布了“30•60”战 略目标行动方案(白皮书)(简称“白皮书”)。明 确了十大低碳转型举措,其中包括大力布局新能源 资产,提出到 2025 年控股新能源装机容量力争达 到 2000 万千瓦以上的目标 ;并且确定了储能和氢 能两大基本点,推进储能规模化应用。 

今年上半年,中国能建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 新签合同额同比大增 115.8%,获取风光新能源开 发指标 564 万千瓦。而且在主业大增的同时,中 国能建前 7 个月累计获取的新能源开发指标也超过 1000 万千瓦,预计 2022 年将创近年来新高。 

中国能建在氢能和储能的动作尤其引人关注。 

今年 1 月 25 日,中国能建注资 50 亿元成立 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,打造氢能全产业链和一体 化发展平台。次日,中国能建又成立“30•60”研 究院,构建以咨询为基础、以创新低碳技术和赋能 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碳中和解决方案体系。 

储能方面,中国能建于 6 月 2 日成立了北京中 能化储科技有限公司 ;8 日,中能建储能科技有限 公司总部在武汉揭牌成立 ;9 日,中国能建旗下中 电储能工程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。 

相关项目也在加紧推进。 

7 月 6 日,中国能建设计的国内首座兆瓦级氢 能综合利用示范站在安徽六安投运,标志着我国首 次实现兆瓦级制氢 - 储氢 - 氢能发电的全链条技 术贯通。7 月 24 日,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我 国北方最大风光储一体化项目——晟源洮南向阳 150 兆瓦风光互补“光伏 +”项目成功并网发电。 

当然,中国能建的低碳转型不是闭门造车,而 是保持开放性。就在 8 月初,中国能建还与宁德时代、 天合光能筹备成立“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”,旨在 打造新型储能领域内具有全球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资 源整合、协同创新、共享发展的平台,成为“十四五” 以来我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。 

数字转型生力军 

如果说绿色低碳之外,还有什么确切的产业趋 势,那自然非数字化莫属。 

当前,全球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, 数字化对传统经济的引领、带动和改造作用日益显 著。《“十四五”数字经济发展规划》明确提出,要加快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,推动能源产、运、储、销、 用各环节设施的数字化升级。 

今年 1 月,中国能建成立数科集团,全力攻坚 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,以形成集团数字技术赋 能平台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化支撑。 

在中国能建看来,全面数字化转型是实现企 业发展弯道超车的决胜武器。其数字化转型按照 管理数字化、产业数字化、数字产业化三个路径 为企业深度赋能,目标是打通信息“孤岛”,强化 数据赋能。 

在管理数字化方面,中国能建启动了业财一体 化、项目管理一体化、供应链管理一体化、数据共享“四 大平台”建设,通过信息化、数字化手段,从倒逼管 理变革到巩固管理变革,提高公司科学管理水平。 

产业数字化方面,中国能建加大规划、设计、 供应链、制造、施工、运营等业务领域数字化转 型力度,统筹推动 BIM、数字电厂、智能电网、 智慧工地、智能装备、智慧能源等数字化产品的 开发,实现企业内部业务板块间横向集成及全业 务链纵向协同,打造更开放、更广泛、更协同的 合作生态。 

数据产业化方面,中国能建成立了海上风电大 数据中心、全国新型储能大数据平台以及全国电力 规划实施监测预警平台等国家级大数据平台。 

融合发展先遣队 

有了常规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 型基础设施赋能,中国能建顺势提出了多网融合的 概念,也就是“能源 +”。中国能建认为,将能源 网与交通网、水利网等通过数字化、智能化技术实 现多网融合发展,将是“30•60”目标下的行业 重要发展方向。 

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,中国能建在山东省率先 推动建设全国首个高速公路全路域光储一体化绿色能 源自洽示范工程,通过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运营 系统,实现基于路域分布式新能源的绿色微电网、高 速公路通行运输网、车辆充电网之间的智慧高效互动。 

在数据中心新基建领域,中国能建又在甘肃省 率先打造全国首个“东数西算”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 大数据产业园示范工程,通过研发建设绿色算力枢纽 智慧运营平台,重点打通电力网与算力网之间的信息 交互,创新实现电力与算力的大规模协同优化调度。 

可以说,没有数字化和智能化,很难打通不同 领域的数字信息壁垒,更难言跨界融合发展。 

中国能建表示,未来将加大跨界融合的综合技 术解决方案研究以及数字化智慧化创新产品研发。 中国能建也坚信,通过“能源 +”跨界融合发展, 可以推动实现能源、交通、水利、新基建等领域业 务的协同高质量发展。
声明:本平台对转载、分享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,其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仅供阅读者参考,本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。如文章涉及版权问题,请您与我们联系010-62920618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,谢谢!

让发行变的更简单让订阅变的更方便